敦煌画派
敦煌画派是甘肃省画家提出的一项继承敦煌石窟艺术体系等多民族文化传统,从而开宗立派的文化建设工程。以下是具体介绍:
起源与发展
- 起源背景:1900年敦煌藏经洞被发现,引发了对敦煌艺术的关注。从20世纪40年代张大千等人借鉴敦煌艺术进行创作开始,不断有艺术家创作敦煌题材和风格的作品,为敦煌画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正式提出:2012年,在兰州举行的中国美协2012年年会上,“敦煌画派”的旗号首次以主流意识形式被打响。
艺术特点
- 风格多元:北魏时期强调律动感,厚重泼辣而沉稳;西魏呈现“秀骨清像”型,色彩淡雅;北周构图饱满,人物形象结实丰满;唐代是鼎盛时期,线条细致流畅,构图气势恢宏;五代和宋善于全景式构图;西夏画面饱满圆浑;元代线描精湛。
- 技法传承:以天然矿物作为绘画材料,主要形式语言是民族特色的岩彩(重彩)画。
- 题材广泛:以敦煌壁画为蓝本,多取材于丝绸之路文化、佛经故事、宗教史迹等,也有反映现实生活的内容,如帝王出行、狩猎、贸易交流等。
代表人物
- 常书鸿:被誉为“敦煌守护神”,一生奉献于弘扬敦煌石窟艺术,首提“敦煌画派”概念。
- 段文杰:“敦煌壁画临摹第一人”,在临摹和研究敦煌壁画方面成就卓著。
- 李建英:国家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