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市场闲话/拙夫子/2021-8-30
目前,中国书画市场,客观分析大致是三种情况。
第一种,就是所谓的国内当代名家(当代书画艺术名家),以老艺术家和当代艺术大家的面貌出现。他们占据了社会资源,媒体推波助澜,名气够大的,作品出现在各种拍卖会上,有一大批徒子徒孙捧场做戏,作品价格不菲(作品价格水分大)。当然,这里面也不乏有精品,也可以登上大雅之堂。或者说里面也会有一些高端书画作品。但是,真正收藏家一般不怎么认同,因为,场面上的所谓德艺双馨大名家实际上多数是炒作出来的,没有多少作品是经得起历史考量的。
第二种,就是铺天盖地的行画。装点二三流的宾馆的墙上。或者满足一些土豪的虚荣心,追求而做的一些复制(偶尔也有一点创作作品)。这种人辛苦探索一辈子,有点技术上有的也说的过去。甚至有的人的水平已经远远超过第一种人。但是,迫于生计,又苦于没有的渠道。最终他们中多数只能沦为画匠。这里面的人如果要有积淀的话,有可能会造就出一代大师(也就是常说的高手在民间)。但是后续的一切已经跟他们本人利益上没关系了。他们在有生之年有的生活十分艰难、十分贫困,胡乱度过自己的一生。
第三种,根本不懂书画艺术。主要是混迹在当代艺术圈中。画也画不好写也写不好,他们有自己各种各样的圈子。行为怪诞,举止类似于江湖艺人。这种人混世的力量很强,往往能够利用旁门左道忽悠到很多外行社会资源,从而给自己戴帽加冕。这种人一旦骗成了的话,比第一种的危害性更大,这帮人的东西压根就没有艺术可言。
总而言之,书画领域,还是要应该尊重脚踏实地、老老实实的书画人,不作秀,面对市场,一分钱一分货。当然,书画收藏和书画爱好者如何提升自己对书画鉴赏能力那是最重要的,千万不要轻信专家忽悠。
未来的书画市场会如何?
未来作为书画艺术市场代表的画廊、院校生存比较困难。今后二十年,客观分析:画廊类公司将倒闭75%,大学的书画艺术类专业将撤并80%,现存(活着的)艺术类大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将有60%以上转行(不含已退休干不动了的),剩下的40%中的70%将在工业美术、建筑美术、城市美术和媒体美术,留在书画艺术行当的是极少数。
作为收藏品(包括正挂在办公室、会议室、宾馆、酒店、学会、出版社以及老百姓家庭等)的书画作品,粗略估计是一亿件以上,它们的出路和命运:第一,降价处理交换。第二,明智者将重头名家真迹捐赠国家文博机构。第三,自然损毁,也就是对失去兴趣的作品(大量的是省市县和各行业在节庆时举办各种纪念活动的书画展作品),搬家或整理时主动不要了,扔了。如此而已。
然而,随着我国中产阶级的不断崛起,未来的50年,我国书画市场前景和平民市场还是乐观的。
前些年有一批所谓的“一线名家”作品被包装、被疯狂炒作,一些书画家也失去了理智,价格急剧飙升,甚至已经超过了近现代乃至古代名家的作品价格。这种局面直接导致了他们的作品充满了泡沫,这种类似传销式的“炒作 包装 营销”的方式,让一大部分人赚到了巨额的利润,同时也让一大部分人吃了大亏。他们猛然警醒之后,不再对高端(高价)书画作品伸手。
暴利时代已经没有了,以前那种靠信息不对称或者信息闭塞来赚钱的时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已经结束了。所以,地域的差异逐渐被消融,价格会越来越透明和公开。
今后我国的书画市场,大众书画市场会较之前会有所繁荣,理由是:
随着80后、90后、00后这批受过高等教育的新一代群体的成长、走向社会、参加工作、成家,他们是今后社会经济和消费的主流。他们受过高等教育,他们有文化,他们更能接受书画艺术品。
未来随着国家助推文化复兴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同时,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一大批家庭已经不再满足在家里悬挂印刷品、电脑复制品来做装饰,今后中国的家庭将会更加注重文化和艺术的元素来装点生活,那么价格相对低廉的书画作品必将需求量增加很多(安徽老徽州地区歙县、休宁、祁门、黟县、婺源、绩溪等一般家庭一直以来都崇尚挂手绘书画作品)。
一些公共场所,诸如会议厅、办公场所、餐厅、茶楼、会所、酒店等等,也必将更加注重名人字画和艺术品的装饰功能,这些场所对艺术品和书画作品的需求量将会更大(现在长江以南约10%以上悬挂手绘书画作品,30年后会有90%场所悬挂手绘书画作品)。
经调查,现在的宣城(皖东南地区)约有8~10%的家庭挂手绘书画作品,这其中有1/3作品是朋友赠送或来源于公益活动,2/3作品来自书画市场,将来会是90%家庭挂手绘书画作品,80%来源于书画市场。
预计30年后,随着国家文化逐步复兴,书画工作者即是文化传承者,肩负着历史使命,同时也是一种职业,那时的书画市场将会有所繁荣。年需求量近1亿幅不在话下。不过,大众需要的书画作品价格仍然不会太高。现在,安徽南方一般一幅四尺中堂约500元~1000元左右(未装裱),同时对题材、质量有一定要求。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省级以上书画协会会员大约近60万人,县级以上书画协会会员大约九百万人,人数之多,乃历史之最。
一句话,书画市场优胜劣汰也是永恒的道理。
值班编辑:亦然